当今时代,在我们 ICT 行业,有两个词的曝光率最高。一个是 5G,另一个就是智慧。
进入 21 世纪,人类科技一路狂奔,计算和连接的能力突飞猛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新概念接连出现,推动整个社会加速走向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
各行各业的大佬,都在紧盯科技趋势,希望率先引入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实现数字化转型。于是乎,各种狂蹭热点的名词层出不穷,例如 5G(智慧)工厂、5G(智慧)园区、5G(智慧)农业、5G(智慧)商场,等等。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城市,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慢慢的变庞大。大量的人口聚集,引发了交通拥堵、治安混乱、资源匮乏等众多问题。作为城市的管理者,政府,迫切希望借助信息通信技术,来处理问题,延续城市的健康发展。
我个人认为,智慧城市是一个不太准确的称谓。如果一定要这么叫,那么,它应该包括了一个广义的概念,还有一个狭义的概念。
社会包括了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既包括个人,也包括企业,还包括政府。社会的应用,是最宽泛的。例如购物消费、家居生活、交通运输、公共安全、企业园区、教育医疗、生产制造、农林种植等。
而狭义的智慧城市,专指城市管理,也就是政府职能相关的领域。例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市政设施、环境治理、民生服务等。
狭义的智慧城市,应该是真正的智慧城市,最合适的名字是智慧城市治理或智慧城市管理。(无奈的是,不管是叫做智慧城治,还是叫做智慧城管,都不太合适。)
行业一致认为,2008 年 IBM 提出 “智慧地球”,是智慧城市的发展起点。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有像纽约、新加坡这样的城市,率先提出了无线城市或数字城市这样的早期概念。
智慧城市的诞生,如前面所说,还在于城市的快速地发展,人口的急速膨胀,对城市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交通混乱拥堵,环境污染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影响了城市的进一步扩张,也影响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于是,有条件的发达国家和城市,就开始捣鼓引入信息技术,对城市治理手段做改造、升级。
中国是人口大国,经历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城市的膨胀速度很快,所以面临的城市治理问题也更严重。所以,中国对智慧城市的需求非常迫切。
智慧城市这个 “高大上”的概念出现之后,很快就在国内引起关注,政府和民间也启动了相应的学习和研究。
2011 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 50%,城镇人口数量超越农村人口数量。此时,国家开始密集制定有关政策和指导意见,推动智慧城市在国内落地。
2013 年 1 月,国家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一共 90 个城市。后来,又陆续公布了第二批 103 个,第三批 97 个。
根据德勤 2018 年发布的《超级智慧城市报告》,当时全球一共有 1000 多个智慧城市已启动或在建,中国就占了 500 个,稳居全球首位。根据信通院最新的报告,中国的智慧城市相关试点已超越 700 个。
中国为何会有这么多智慧城市,不只是国家意志,或者政府有钱,还因为中国在信息和通信基础设施上确实有很强的优势。中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移动通信网络,也有世界上最全的 ICT 产业链,技术和人才储备方面发展迅速,建设成本也比国外有显著优势。
1、被忽悠之后头脑发热,项目仓促上马,结果发现资金是个无底洞,草草收场。
2、顶层设计不合理,做出来的东西和已有的东西不兼容,或没办法满足实际需求,只能废弃。
3、部门之间壁垒严重,数据和应用缺乏整合,系统变成了孤岛,无法打通和共享。
5、外部环境变化,政府财政压力增加,缩减预算,又没能引入社会资本,只能半途而废。
于是,智慧城市的建设开始回归理性,更多的地方政府开始选择谨慎跟进。国家也将各地暴露的问题进行了经验总结,更新了相关的政策和案例指导。
很快,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就进入了第二阶段,也是稳步推进的阶段。各地的项目成功率和实际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目前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因为经济实力丰沛雄厚,基础设施完善,地方政府治理水平相比来说较高,所以智慧城市的建设成功率更高,达到了不错的效果,也贡献了很多标杆案例。
根据中投顾问的《2021 年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国内智慧城市发展指数排名最高的五个城市,分别是上海、杭州、北京、深圳和广州。
智慧城市,实际上的意思就是百行千业智慧垂直应用的分支。从本质上来说,它就是一个 ICT 项目。所以,它和绝大部分的 ICT 项目一样,符合 “云管端”的基本架构。
在架构中,最底层是数据采集、信息感知、指令执行的终端层(物联网设备)。然后,再往上是通信管道(固网或移动通信技术,公共网络或专用网络)。数据送到平台层(现在一般都是云计算平台),平台层对数据来进行计算和存储。最后,各项应用和服务通过平台开放的入口,调用数据,提供服务。数据价值,就这么产生了。
在平台层引入 AI,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那么,ICT 系统(数字化系统)就变成了智慧系统。数字信息化城市,就变成了智慧城市。(不过话说回来,国内大部分的智慧城市项目,其实就等于信息化数字化改了名字,并没有引入 AI,也谈不上智能城市。)
还有 5G。5G 是连接技术,它不是智慧城市的必备条件,只是手段和方式之一(占比很小)。换句线G 和智慧城市,并没有太大的联系。
对政府来说,智慧城市是需求,也是手段。对 ICT 行业企业来说,智慧城市就是一门赚钱的生意。
根据信通院的报告,2019 年全国智慧城市投资总规模约为 1.7 万亿元,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为 3.1%。
按照服务类别,可大致分为硬件服务提供商、软件服务提供商、安全服务提供商、运维服务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按照服务领域,可大致分为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和专业服务提供商。
综合来看,做平台的、做基础设施的、做顶层设计的,都是实力丰沛雄厚的大佬,数量相对较少。做行业应用的、做细分领域的,就鱼龙混杂,数量很多。
哪些公司是大佬呢?大家想必也猜到了,首先运营商作为国家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运营者,占了不少的份额。其次,华为、阿里、腾讯这样的 ICT 技术和资源巨头,是项目中标的常客。再有,就是浪潮、海康威视、软通智慧这样的软硬件强项厂商了。
华为和阿里这样的综合服务厂商,虽然都是民企,但既可以做顶层设计,又能够给大家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还能够整合集成别人的专业能力,所以优势很明显,极具竞争力。
更为恐怖的是,他们都有云计算的背景,拥有算力优势,AI 都玩得很溜,可以实际做到将 AI 引入系统,实现类似 “城市大脑”、“城市智慧体”这样的 AI 能力落地。一般的企业,很难干过他们。
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厂商在智慧城市大牌局中并没有太多身影。因为一方面这块应用比较敏感,不太适合交到外资企业手里。另一方面,既然国内都已经有这么多饿狼了,那还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比较好。不过,外资厂商在底层的一些关键供应链上(例如芯片),还是占据不少份额的。
一直以来,关于 “智慧城市的运营主体究竟该是谁”,存在很大的争议,也困扰着智慧城市的发展。
但是,实际运作过程中发现,政府投资建设还好说,但是运营的话,精力和能力都存在不足。而且,好像没有一个合适的政府部门可以承接这个任务。
交给运营商的话,感觉能力也不太够。私营企业就更不行了,涉及太多的敏感信息。
所以,就有人提出,应该专门建立一个 “智慧城市运营商”的新机构,帮助政府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政府能够最终靠政策法规对智慧城市运营商进行监管,能够最终靠付费的方式从智慧城市运营商购买服务。这样一来,政府既享受了智慧城市的成果,又能从复杂的项目建设和维护工作中抽身。智慧城市有了专门的运营主体,也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说实话,好处太多,我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真要一个个详细说的话,写本书都不够。
智慧城市,是通过信息和通信科技对城市进行赋能。从总的来看,干的事情并没什么不同,只不过方法有非常大的改进,效率有很大提升。
这个应该是大家都有深刻感受的一项改进。我们老百姓经常会去政府部门办事,例如办理户籍手续、换发身份证、申请护照签证、办理房产交易,等等。
以前办理这些业务,都是要去现场办理的,现在很多都支持了电子流程,能够最终靠互联网办理。这个就是前面所说的,建立了数据库,打通了信息流,然后开发了 APP。老百姓通过 APP 作为入口,接入到政府的系统中,进行远程办理。
政府一直在大力推动 “一网通办”,提升政府部门办事效率和居民满意度。这些都是基于智慧城市相关建设成果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浙江的 “浙里办”。
通过 “雪亮工程”,在公共场所安装布控摄像头,结合视频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调查取证,震慑犯罪。通过将犯罪信息和情报信息联网,结合大数据分析,可以有效加大排查力度,提升破案率。
去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充分展示了智慧城市的价值。我们大家使用的健康码和行程码,全都属于智慧城市的应用范畴。
智慧城市,可以全闭环的智慧公共卫生健康应急系统,及时通报疫情扩散信息,追踪疑似病毒感染者,协调防疫资源,宣传防疫举措和政策。
归纳而言,全力发展智慧城市,有助于帮助政府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有助于共享和优化城市资源,有助于为家庭和公司可以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有助于改善民生、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甚至颠覆城市的发展模式,重塑城市格局。
目前,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逐渐步入正轨。我们的祖国大力推动 “新基建”战略,还有加快数字化建设的十四五规划,都对智慧城市有推动作用。
然而,我们仍旧是需要重点关注智慧城市在建设和运营方面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一些问题很多都还没有解决。
最重要的问题,前面没有说,其实是智慧城市背后的隐私、安全以及可靠性问题。随着智慧城市的深入建设,这样一些问题爆发的可能性在增加。一旦爆发,危害极大,关系到政府的权威、群众的信任,以及社会的稳定。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下一篇:智安官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