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频道

发布时间:2024-06-23 来源:杏彩体育代言人-PPP服务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破四唯”,一些“双一流”高校取消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的硬性指标要求。但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当前论文仍是大多数高校硕博学生毕业、就业的“生命线”,一些学生不堪科研压力,采取多种方法对论文“灌水”。“灌水”论文既不会被查出学术造假,又能保证顺利毕业,这一些方法在硕博学生群体中广为流传与使用。

  “身为研究生,怎能不知道科研四大护法?”今年以来,多则看似科普论文写作、实则传授“灌水”的视频走红网络。半月谈记者在某视频平台以“论文灌水”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显示42页超千条相关联的内容,部分热门视频播放量达200万。

  学术裁缝、偷梁换柱、数据清洗……视频总结出很多方法,评论区里,不少高校学生表示“深有同感”“受益颇深”, 在学习与科研过程中,自己或多或少见过、尝试过使用此类“手法”。

  一位计算机视觉专业硕士研究生表示,所谓“学术裁缝”,就是把公开代码下载下来,像堆积木一样,这篇文章摘一块、那篇文章摘一块,拼凑出一段自己的代码。“一整套流程走下来,发SCI也没那么难。” 他说,目前已发表两篇二区SCI,还有一篇是第一作者。

  为了得到理论意义上理想的实验数据,不少学生用到“偷梁换柱”的方法。华东某高校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张航(化名)说,研究材料刚度、弹性,数据结果可能和理论相差很大,如果重复实验,受限于材料、设备等因素,可能结果仍不理想,“所以很多同学选择不重复,删除部分数据,或者把两组结果互换”。

  不仅理工科存在论文“灌水”,人文社科专业部分量化研究也有“空子”可钻。“有些同学做问卷调查时,最终数据没能呈现想要的变量关系,就到电子商务平台购买数据清洗服务,让人家把数据洗得好看。”北京市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一位博士研究生说,这样的手法颇为隐蔽,一般都能通过期刊审查顺利发表。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祁静认为,此类手法确不规范,但并不全是学术造假,因此很难约束或限制。

  多位学生表示,使用“手法”时心情复杂:一方面,科研工作都实实在在做了,也没有抄袭,并且研究成果得到编辑和审稿人的肯定;另一方面,“水文”基本上没有学术和应用价值,很难令自己产生成就感。

  “‘水文’也不能说绝对没价值,但做实验是要烧经费的,花很多钱去写‘水文’是对科研资源的浪费。”浙江省某高校理工科专业学生说,即使大家都明白道理,但受学术科研大环境影响,同专业论文中“水文”占比还是大头。

  ——论文即“硬通货”,毕业就业通通挂钩。“默认要发表中科院期刊一区论文才能毕业,而一区只有5%。”一位四川省某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研究生说,由于学校毕业要求比较高,同专业博士延毕是常事,自己虽然达到了毕业要求,但为了谋得更好的教职,仍要不断地“卷”。

  部分高校老师向半月谈记者坦言,自己也难免用那些手法达成学术目标。一位民办高校教师说,从进入高校开始,工资待遇、安家费、科研启动资金,每一项都与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挂钩。

  ——导师“佛系放养”,学生培养指导缺位。张航表示,这两年扩招形势下,导师门下已有近50位硕博生,很多人他连名字都记不住,只得把部分学生托管给“小导”。“更麻烦的是,导师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元的项目经费,但舍不得给学生用,我们想买几千块的测试仪器都不行。”

  “目前,不少老师对学生的学术指导不够。有的导师半年甚至一年不见学生一面,一切都要靠学生主动联系、推进,导师只忙自己的事情。”河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潘新民表示,“放养”往往导致学生的研究进度开始比较慢,后来急于求成。

  ——提升学历、适应就业,“功利型”研究生涌现。一位“双非”高校硕士研究生说,自己的同学手握一篇权威期刊论文,本以为竞争优势显著,投了近百份简历却都石沉大海,“如果最终去向是找工作,写高质量论文没有用,不如和大家一样,‘水文’快速满足毕业要求。”

  专家分析,当前硕博招生手段过于应试化,导致部分不具备学术能力和学术理想但想提升学历的学生进入了研究者的队伍,这类学生带有功利心态,对深入研究问题缺乏耐心与责任心。

  针对高校学生论文“灌水”现象,受访专业的人建议,优化研究生学术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明确导师责权,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一是优化研究生学术评价指标体系,重点考查学生整体素质。河北经贸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马兴祥建议,突出对研究生学业水平的过程性评价,弱化以发表论文作为毕业资格审核的具体实际的要求,引导学生潜心学习、思考、写作和实践。

  二是建设“师生共同体”,健全述职和考核机制。祁静等建议,建立导师与学生一体化的学术质量共同体,赋予导师一定的招生自主权,同时严控招生数量,在教学、指导、科研等方面对导师提出明确要求。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学儒等建议,强化导师聘后管理,建立述职和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导师资格的保留与取消、招生指标的分配、个人奖金与福利等挂钩,提升教师对学生培养的责任感。

  三是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科研氛围。专业的人建议,加强对研究生学术诚信、学术规范教育,强调学术规范和论文创新的重要性,完善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测和惩罚机制,通过典型案例宣传形成一定的警示作用。

上一篇:【48812】共建美丽丝路 奉献冻土才智 第四届全国冻土工程与寒区环境学术会议在兰开幕

下一篇: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2024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通知

杏彩體育代言人,杏彩系列是不是大公司   备案号: 晋ICP备20004420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