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会区水利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多元教育带动培根铸魂,点燃“红色引擎”,凝聚水利力量,持续掀起治水兴水新高潮,奋力谱写新会河湖安澜、秀水长清的美丽画卷。
近期,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新会区水利局积极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鼓励和引导水利机关全体公务员,以争当“五优”公务员、建设“五好”公务员集体为目标,以加强素质能力建设为重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尺,切实做到坚定理想信念、增进与人民群众感情、提高为人民服务本领、创造人民满意业绩、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
在活动过程中,新会区水利机关涌现了一批党员先锋,他们常年扎根一线,坚守岗位,不怕枯燥,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真正让党旗在水利建设一线高高飘扬。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些优秀的葵乡水利人,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一起学习共勉。
1991年,谭国进进入新会水利系统工作,至今已有整整30年。可以说,他把自己最宝贵、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全部贡献给了水利事业。在水利机关,谭国进的名号可谓响当当,这一位老真是系统里的宝,大家有疑惑总喜欢找他聊聊,总能从谈话中获益良多。大家都说,谭国进是新会水利人的“老师父”,是良师益友。
目前,谭国进担任新会区水利局建设与运行管理股股长。作为一名高级工程师,全区许多重点水利工程谭国进都曾参与设计、建设。他坦言,一项水利工程从立项到设计,再到报批、建设、验收,其间要经历重重考验,有来自施工难度的考验,有来自协调沟通方面的考验,没有必胜的决心、敢于担当的勇气、战胜困难的信心,都很难坚持下去。
有着丰富工程经验的谭国进,近年来充分的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对此,谭国进会经常组织年轻一辈水利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察实情、办实事,以实践检验理论、增长才干。而对于系统内的各类学习活动,谭国进也是带头积极参加,坚持每日学习。如今,他成功“带”出了一批又一批葵乡水利骨干精英,为水利事业各个战线补充力量。谭国进和记者说,“我是大家的‘老师父’,当然首先自己要做好呀,要不然说的话哪有说服力。水利是久久为功的事业,需要坚守初心、潜心耕耘、善作善成。我希望能通过个人,帮助年轻一辈做好职业规划,鼓励他们奋勇争先,把葵乡水利的宝贵精神财富——‘古兜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赵崇焕是“科班出身”的水利人,就读水电专业的他,毕业后就投身到水利机关工作,把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他挚爱的水利事业。每一天,赵崇焕都要跟各项水利设施打交道,他一人一车,游走于新会各个镇街,每一条围堤、每一个水利设施站点,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脚印。
近期,在加强水利设施日常维护、做好水土保护审批工作的同时,赵崇焕带领股室技术,全力攻坚全区小水电清理整改工程。他们对全区的小水电设施进行了全面排查,并对标进行了评估,重点对不符合生态绿色发展条件、对环境影响大的设施进行整改或拆除。
“每天都要和很多人打交道,做好政策宣传和协调工作,能够说是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但多年的水利工作经历让我清楚意识到,推进水利设施生产标准化,落实好水土保持工作,释放生态流量,保证河道流量,是推动新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事、要事。”赵崇焕认真地说道。
不知不觉,赵崇焕已从事水利工作20多年了,他深知,水利建设须久久为功。他也更深刻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坦言,每当行走在乡间,看到那一片片良田池塘,再看看围堤外奔流不息的河流,他都感觉到肩上那沉甸甸的担子。自己每天的工作是如此直接、广泛地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劳作、生活作息,是如此密切、长远地影响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容不得半点马虎和丝毫放松的。而作为股室的负责人,大家都说赵崇焕就像是老大哥,是“大家长”,有了他的带领,大家都觉得有了奋斗的方向,团结合作,一起分担,一起学习,共同维护水安全。
节约用水,是我们从小就学习的环保知识,也是人人都应该养成和发扬的良好习惯和传统美德。在新会区水利局,有一名“节水达人”,他就是莫其伟。
一谈到节水,这位初见让人感觉稍显沉默寡言的“四眼哥哥”,仿佛一下打开了“话匣子”,思如泉涌、滔滔不绝。从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考核到节水优先方针,再到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广节水理念,引进新型节水设备,建设节水教育基地,开展节水宣传活动等,关于节水的各项工作他了如指掌,关于节水的政策理念他如数家珍。难怪他的同事都说,老莫是当之无愧的“节水先锋”。莫其伟确实是新会区节水党员先锋队的队长。一直以来,他始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团结带领一众节水队员积极开展各类节水宣传活动、节水服务活动,推动节水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
转眼间,莫其伟从事水利工作也有20多个年头,但要说真正专注于节水相关工作,还是从2019新会区节约用水办公室成立后开始。对于纷繁的节水工作,莫其伟曾经也感到无所适从,但他勇于挑战,敢于担当。他主动去请教,广泛搜集各种资料,认真学习节水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经过进一步探索后,我更加深刻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也深知建设节水型社会前路漫漫、任重而道远。今后,我要从自己做起,希望有机会能够能通过个人的一些努力,对推动地方发展进步有所贡献。”莫其伟告诉记者。
说到水利工程的“安全卫士”,在新会水利系统中,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陈启业。
陈启业从事水利工作20年,曾长期奋斗在基层一线,对于各项水利设施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也练就了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如今,在新会区水利综合服务中心工作的陈启业,主要负责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管理全区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项目,基层工作经验成为他最有力的“武器”。
踏踏实实、认真负责,是陈启业对自己的要求。几个字,看起来简单,但要真正落到实处并不是特别容易。要做好工程管理,涉及方方面面,每天几乎都有新问题要解决、有新情况要处理。
2020年初,江新联围(新会段)除险加固工程重点标段开工在即,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既定的节奏。联系工程各方,协调人员调整,常态化做好施工现场疫情防控管理工作,全力保障施工安全,是摆在陈启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为了确认和保证工程按质按量如期完工,陈启业经常深入施工一线,既要监督指导参建各方按图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更要督促抓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人员安全。
抵御台风袭击也是每年的“必考题”。每当遇到强对流天气,陈启业的思想马上会进入“战备”状态。为保障工程安全,他始终冲锋在前,坚守一线。
谭永鸿是一名水利技术管理工程师,是新会区水利局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专业性人才。
大部分时间,谭永鸿都奔走在葵乡大地,对在建水利工程进行质量监督,指导做好验收工作。谭永鸿对于工程的高标准、高要求,在行内是出了名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水利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严格要求、高质量推进,才对得起胸前的党徽,才对得起人民群众。
对工程有高要求的谭永鸿,对自己也不例外。他总说,自己做好了,才有信服力。入行已久的他,从不相信经验主义,对于验收工作,他坚持必须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位。“其实某一些程度上讲,我们就是‘把关者’‘守关人’,是在为人民群众把好各项水利工程的质量关、安全关。我深感肩上任务之艰巨、使命之光荣,对于问题,我们不可以心软手软,一定要做到公正。哪怕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也要及时有效地发现、立即整改,这是我们应尽之职、应负之责。”谭永鸿坦言。
谭永鸿对自己的高要求,还体现在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上。虽然日常工作非常忙碌,琐碎的事情很多,但谭永鸿还是利用碎片化时间坚持学习。他表示,专业不能丢,如今工程建设的规范、标准时常更新,建设技术推陈出新,及时来更新知识储备是非常必要的。除了积极参加水利学会的专业培训,谭永鸿天天都会挤出时间自学,主动了解行业情况,只为更好地运用专业相关知识为水利建功、为百姓造福。
有这样一群人,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时刻冲在前、干在先,日夜奋战在水旱防御一线,重视着发展动态,通过科学调度全区山塘、水库,以及水闸、泵站等水利设施,有效防御水旱灾害蔓延。杨立涛就是这群默默无闻的“防御者”中的一位。
每天,杨立涛的行程几乎都是满满的,他经常要到全区各个乡镇的山塘水库实地走访,掌握各个山塘水库的建设、容量等情况,以便提早谋划,为制定全区防涝抗旱应急方案提供更客观、真实、准确的数据参考。细心观察杨立涛,会发现他几乎手机不离手,因为他要随时通过智能监控系统,对各个重点山塘、水库的水情、雨情进行实时监控。作为新会区山塘水库水雨情监测系统安装工程的具体负责人之一,杨立涛还要及时对系统来进行维护和保养。据了解,目前,新会区水利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市前列,基本实现水雨情监测系统重点山塘水库以及水利设施全覆盖。
杨立涛接触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时间其实并不是很长,作为一名“老”,接触到新事物、新技术,他也曾担心惆怅,但胸前的党徽时刻激励着他、鞭策着他,让他勇于迎接新挑战。“做到老学到老嘛,我们要不断充实和提高个人,练好‘内功’,为水利建设贡献力量,决不能让自己在信息化发展的洪流中掉队!”杨立涛笑道。
谢其山是新会区河长办的一员。近日,位于江门水道碧道旁的新会“粉色花海”可谓红遍全网,这片出圈的粉黛乱子草景观带就是由他统筹设计并推进建设的。
2020年初,由于工作调动关系,谢其山来到了新会区水利局河湖管理股工作,并主要负责全区万里碧道项目建设。在此之前,其实他对于碧道工程了解并不多。眼看着碧道工程各段建设就要全线动工、全面铺开了,说“临危受命”一点都不为过。面对挑战,谢其山决定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一方面,他积极请教领导和同事,搜集大量关于碧道建设的信息资料,如饥似渴地学习、争分夺秒地攻克;另一方面,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深入碧道施工现场实地走访,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对碧道建设项目有了一个比较系统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在项目实施前期,谢其山就去参加了,带领团队根据省相关文件指引提前谋划,因地制宜做好相关统筹设计。同时,他还到全区各个镇、街作碧道宣传工作,指导相关工作人员学习最新的文件指引、评价标准等。工程开展后,谢其山更加忙碌了,他忙于协调工程各方,时刻盯紧抓紧工程进度,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理施工问题,并根据真实的情况调整设计的具体方案,务求做到因地制宜、量身定做。
在忙碌之余,谢其山也时常感觉自己亏欠了家人,特别是对于幼子,陪伴实在太少了。“但我又转念一想,选择成为一名水利人,我就是要把水利事业当成一辈子的事业去做。”在家人的支持下,谢其山变得更努力、积极。“假期与孩子到碧道玩耍,我告诉他这美丽的环境有爸爸出的一分力,那自豪感油然而生。”谢其山笑着说。
谢绍永是新会新生代水利人代表之一。谢绍永大学学的就是水利水电建筑专业,毕业后来到新会区水利综合服务中心工作。经过7年多的历练与积累,他逐渐成长为葵乡水利工程建设的专业方面技术骨干。
作为一名水利专业型人才,谢绍永主要负责全区大大小小水利工程的技术指导与监督管理工作,所有水利工程一线几乎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对于他而言,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就拿目前正如火如荼开展的江新联围(新会段)除险加固工程来说,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每天谢绍永都要奔赴工程现场进行指导和监督,与施工各方及时做沟通协调,切实确保工程按时按质有序推进。
面对复杂的工程,谢绍永要做到了然于胸,才能切实履行监管职能。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每接到一个工程,谢绍永都要提前介入,进一步探索实施工程的方案,认真查看规范,对照参数,而那些参考资料,每一本都厚如《辞海》,而谢绍永必须熟读。在谢绍永的工包内,有一个封面已经磨损的笔记本,这是他的“成长修炼手册”,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他走访工地、协助解决各种技术难题时记录下来的工作点滴。谢绍永表示:“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安全是施工的根基,每一项水利建设都事关地方发展、影响千家万户、涉及子孙后代。细节决定成败,绝对不容一丝懈怠。”
在工作之余,谢绍永坚持加强对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持续强化自身理论武装,更好地推动实践、指导工作。
刘钟权是新会区河长办的新成员,水利工程专业毕业的他是“科班出身”,目前重点负责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推进工作,涉及水环境整治、水安全治理等多个方面。
对于刚接触水利工作的刘钟权来说,这是考验和挑战。他告诉自己,要抓住机遇、迎难而进,努力完成领导和同事交予的各项工作任务。西江潭江重点支流整治是一个全域性的工程,多个点位同步推进。每天,刘钟权都辗转于不同的乡镇,坚持多往工地跑。“去到现场才能听到真实的声音、了解和掌握最新最真实的情况。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不可避免会短期影响到群众的日常生活,只要深入施工一线调研走访,才更加清楚该如何改善工程设计,把施工影响降到最低。”刘钟权坦言。
通过多跑基层,也让刘钟权的眼界更加开阔了,让他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水环境治理与地方发展之间的联系。在水利工程设计之初,他会更多地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去通盘考虑,实际做到因地制宜、便民惠民。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大泽镇牛勒河边打造主题小公园,在实现水清、河畅、堤固、岸绿、景美的同时,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一个全新的休闲康乐场所。
刘钟权说:“希望水利工程是有温度的,这就需要在设计规划时多动脑筋,更多考虑当地生态、人文等因素,赋予水利工程更丰富的内涵。工程建设,还应以人民为中心,尽我所能,为民服务,是我的初心所在、使命所致、职业所求。”
2018年入职的杨睿,是新会水利系统的新人,她对水利工作充满着热情和干劲。
目前,杨睿在大鳌镇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锻炼。基层工作较为繁琐,对于杨睿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提升机会。协助防御台风暴潮、强降雨等气象灾害,推进落实各项水利防御措施,全力保障镇内水利设施正常运行;开展河道巡查监管,落实小微水体专项清理工作,加强辖区水质监管;加强碧道建设监管,为属地碧道建设抓质量、打基础……杨睿的日常工作关系到方方面面,几乎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作为水利系统的“新鲜血液”,杨睿的积极向上为团队带来了活力,她的水电水利工程专业相关知识也补强了基层水利工作的技术短板。
与此同时,杨睿也深知自己的不足和弱项,就是缺乏基层工作经验。在平时的工作中,她主动请缨、勇于承担,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除了做好本职工作,杨睿时刻谨记自己预备党员的身份,热情参加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宣传爱河护水、节水、垃圾分类等生态环保知识,充分发扬“古兜精神”“新时代水利精神”,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全方面展现党员的先锋模范风采。
杨睿坚持每天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她是“新会水利与河长制”公众号的忠实粉丝。她的床头,就放着《选集》和《习谈治国理政》等书籍,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翻看。“逐步的提升政治素养,永葆党员初心本色,才能走得更稳更远。”杨睿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