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灌溉工程平均岁数超1000岁了

发布时间:2024-01-09 来源:杏彩系列是不是大公司

  近日,江苏洪泽古灌区、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山西霍泉灌溉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34处,成为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这四处灌溉工程遗产“平均岁数”超过1000岁,其中最早的可以追溯至约2200年前。在千年的时光里,这些灌溉工程不仅仍然坚守在“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灌溉、防洪、抗旱等作用,夯实农业发展根基,还成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本期邀请四位基层工作者,讲述古老灌溉工程的旧貌与新颜,并请专家就如何全面加强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传承建言献策。

  2023年11月,洪泽古灌区成功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作为古灌区遗产的申报、管理和保护的亲历者,我既能体会申报成功的喜悦,又深感工作责任的重大。

  洪泽古灌区始建于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经历破釜塘、白水塘和洪泽湖三个发展时期。公元1128年的黄河夺淮,是古灌区发展的分水岭,其功能从引水灌溉转变为防洪兼灌溉。明清两代以来,随着洪泽湖大堤的修筑,古灌区形成了以洪泽湖为灌溉水源,洪泽湖大堤为防洪屏障的灌溉体系,以古浔河、草泽河为骨干河道的排水体系。

  经过1800余年的演变和发展,如今的洪泽古灌区依然润泽万顷良田,造福一方百姓。古灌区的挡水工程洪泽湖大堤石工墙使用千斤条石270多万块,蓄水规模在明代即达10亿立方米,明清时期修筑的直立条式石工墙至今仍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灌区蓄水工程从明代沿用至今,形成的责任明确的“工交”制度,“文武结合”“官民结合”的堤防管理体制,合理严格的闸坝泄水制度,责任分担、资金共筹的工程培修制度等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古灌区的发展史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转化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同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古灌区先后在洪泽湖大堤上建设了洪金洞和周桥洞,开挖了新的干渠,形成了干支斗农的自流灌溉体系,古老的灌区焕发了新的生机。2003年至2017年,古灌区先后进行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我从前期的勘测、方案的制定、项目的组织实施都全程参与,深感不易。

  2003年启动项目前期工作时,我刚参加工作不久。那时测量灌区骨干河道时,还没有先进的全站仪、GPS等设备,全靠两条腿走路,最多的时候一天走了30多公里。经过一代代水利工作者的努力,古灌区现在已形成灌得上、降得下、排得出、挡得住、能控制、自动化、智能化的工程控制体系,为丰收增产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年来,古灌区坚持“节水优先、生态发展”。我们大力推进水价改革,持续推动灌区内骨干河道“五位一体”管护。同时,充分保护古灌区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包括洪泽湖大堤、明清石工墙、周桥大塘遗址公园、黄罡寺石刻水志以及信坝遗址等,持续改善古灌区的生态环境。此外,还整治古灌区骨干排水河道,挖掘阐释镇水铁牛、碑刻石刻以及众多上谕、奏疏、治水论著、治水工艺、传统习俗、神话传说等文化遗产的价值,让古灌区得到持续开发利用……

  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多为山丘地貌,坐落于此的白霓古堰最早建于五代后唐时期(约公元931年),包括石枧堰和远陂堰,两堰相距约1千米。古堰饱含着古人的治水智慧,是南鄂大地上一颗水利明珠。

  古堰沿用至今,首先得益于科学的选址和高超的砌筑工艺。古堰选址在坚硬且完整的石灰岩上,良好的地质条件让古堰历经岁月淘洗依然站得稳。堰后大片的岩石具有消能防冲作用。堰体结构为条石砌筑辅以灰土混糯米稠浆作胶凝材料,砌筑非常严密,在没有钢筋水泥的时代,同样达到了非常好的固结和防渗效果。

  仔细观察,可发现古堰左右两侧的堰顶高程不一致,右侧比左侧要约低30厘米,而主河槽在右侧。这样的布置便于汛期洪水裹挟泥沙从右侧主河槽下泄。左边的水流就较为平稳清澈,这也是古人把古堰取水口设置在左侧的高明之处,解决了取水、冲砂的问题。

  同时,堰体底部有一个排沙孔,是一人多高的矩形洞口,洞口里面还有一道闸门。根据资料记录,这个排沙孔春闭秋开,春天农民用稻草、木板等材料将底孔堵塞蓄水灌溉,秋收之后将底孔疏通放水,并进行堰体检修及堰前清淤。排沙孔的设计和使用优点是保证堰内形成深水河槽,在枯水季节能放空底水,便于清淤维修加固,兼顾排沙作用。作为典型的山丘区拦河筑堰工程,这种在堰体上设有底孔的形式在我国系首次发现。

  自古以来,白霓古堰就有着完善的管理和岁修制度,设有专管人员,明确规定了泄水孔的开闭时间,为堰体及渠道的维修检测提供保障。近年来,为了更好守护白霓古堰,崇阳县还成立了管理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河库长和堰长,对古堰进行日常管理维护。

  为了充分挖掘和培育白霓古堰文化品牌,县里还打造了古堰展览馆,宣传展示灌溉工程遗产历史背景和文化、水利科技、效益价值,并依托古堰文化全力发展乡村旅游。例如,石枧堰渠首所在的白霓镇油市村打造了小自然田园综合体,远陂堰渠首所在的白霓镇洪泉村打造了远陂堰旅游区。

  已过古稀之年的村民卢维楚老人告诉我,打他记事起,古堰就是村里娃娃们玩乐的场所。村里的老伙计们一有空,就要到古堰边走走看看。对当地人来说,古堰不仅调节着人与水的关系,更维系着人与人的情感。

  得益于古堰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慢慢的变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早在2008年,当地居民老蔡就在古堰边开起了第一家农家乐。这么多年,老蔡见证了古堰从默默无闻到人气爆棚,更和村里人自觉担负起守护生态的职责。

  千年古堰就像是一位千岁老人,沉默不语,却守护着百姓幸福。目前,古堰可灌溉面积约3.5万亩,保障着白霓全镇近3万人的生活用水。接下来,我们要加强对古堰的保护性开发,将古堰打造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堰、旅游堰、文化堰,让它在岁月长河中风采依旧。

  舒城县地处皖中腹地、大别山余脉、江淮分水岭,2200多年前,七门古堰就依杭埠河旁而建立。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封伯兄子刘信为羹颉侯,食邑于舒。刘信于七门岭下阻河筑堰,名为七门堰,灌田八万余亩。此后,历代多有整修,其中功绩最显著的莫过于东汉扬州刺史刘馥和明代舒城县令刘显。后人将刘信、刘馥和刘显合称“三刘”,为纪念他们的功绩,古人曾在七门堰口建有三刘祠。

  七门堰充分的利用湿地形态,串荡成渠,连塘为蓄,连接着1.7万多个塘、荡,形成海绵型生态调蓄灌溉系统,两千多年来持续发挥着灌溉、防洪、防旱作用。这种灌溉网络体系好似“长藤结瓜”一般。据清《舒城县重修水利记》记载,七门堰灌区内灌溉用水具有自上而下,由河入堰,由堰入陂,由陂入塘,由塘入渠、入沟、入田的流态多样性。

  我家就在七门堰村,上小学时,在学校统一安排下,我们到七门堰边杭埠河滩涂地上植树种草,改良土壤,现在这一个地区成长为郁郁葱葱的板栗林。中学时代,我常到七门堰堰口参与清理前渠内淤积的河沙。还记得自己刚参加工作那会,作为退休教师的父亲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七门堰是古堰,一定要守护好”。

  多年来,父亲的叮嘱化作我守护七门堰的行动。在一代代水利工作者的接续努力下,如今的七门堰形成功能强大的调蓄机制,有效保证农业增产丰收。2022年舒城遭遇了严重旱情,七门堰灌区有水源保障,保证了粮食丰收,七门堰用它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生活在此的百姓。

  近些年,舒城县持续维修古堰口,修建400米彩虹沥青步道,还对七门堰水流经县城范围的杭北干渠、南溪河、三里河、桃溪支渠等河道进行整修,方便群众出行和休闲。

  霍泉又名广胜寺泉,因出露于霍山南麓而得名,千百年来发挥着灌溉、供水、生态、旅游等功能,滋润着霍山脚下的这片土地。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将霍泉载入《水经注》:“霍水出霍太山,发源成潭,涨七十步而不测其深,西南迳赵城南,西流注入汾水。”唐人李端在《霍泉》诗中写道:“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清道光七年《赵城县志》中记载:“霍泉源出沁源县诸山,流经岳阳县南渗水滩,伏流八十里,至县东南霍山下复出。”

  引泉灌溉,是霍泉灌溉工程的独特之处。考古发掘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霍泉就是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大规模的引水灌溉,始于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公元649年),文献记载中出现了最早的引泉灌溉工程——北霍渠和南霍渠。唐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形成以泉源工程、渠系工程、控制工程及水能利用工程为主体的工程体系。到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以霍泉泉源分水铁栅的修建为标志,工程体系走向成熟。

  在长期的开发利用实践中,霍泉灌溉工程建立了以地亩为基础、以水户为单元、各渠相对独立的水利自治管理制度和以用水公平为核心的较为稳定的渠册和夫簿制度,通过政府、乡绅与百姓对地方事务的参与、协商沟通,探索出基层管理中相对公平的原始水权制度,有效解决了人水纷争。这一制度还被其他灌区参照使用,称为“霍例水法”,在古代灌溉工程管理中独树一帜,至今仍具备极其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霍泉灌溉工程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古代引泉自流灌溉工程,在发展演变中建立了集观泉、蓄泉、引泉、用泉、保泉于一体的开发利用体系。遗产主体包括泉源、海池、引水渠、分水工程、水神庙等建筑,灌溉水源由霍泉及其周边十余处泉组成。独具特色的分水工程设施和丰富多样的用水管理制度碑刻、档案等,让霍泉灌溉工程在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方面更具魅力和风采。

  我到霍泉工作以来,每天看着昼夜不息喷涌而出的汩汩清泉,看着分水亭下方11根铁柱上的斑斑锈迹,更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便立志要守护好霍泉,并把它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多年来,霍泉承担着洪洞县5个乡镇10余万亩土地的灌溉任务,同时还担负着部分企业的工业用水和洪洞县城的生活用水。去年,县里还实施了《霍泉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规划》。接下来,我们会促进加强霍泉灌溉工程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发展节水灌溉,推进数字智能化管理,让千年霍泉奔腾不息、一路欢歌。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苏雁、王建宏、张锐、常河、丁一鸣、李建斌、杨珏 本报通讯员 芮舒晨、敖琼)

上一篇:数智赋能科技治水董事长桂发二作为讲演嘉宾到会2022才智水利论坛

下一篇:柯城区单村水站改造提高工程-水站改造项目施工监理招标公告

杏彩體育代言人,杏彩系列是不是大公司   备案号: 晋ICP备20004420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