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公布2025年高考招生政策和亮点:
扩招名额、新增专业/学院、优化大类分流、本硕博贯通培养、“零调剂”“保专业”……
①、2025年苏州校区西区将完工启用!这座高品质、高特质、高颜值的校园,将以全新姿态欢迎各位的到来!
③、苏州校区新成立机器人与自动化学院,将新增自动化(机器人方向)招生专业。
⑤、新增“至诚计划”引领新工科本研贯通培养新项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软件工程……
⑥、2025年还将新增更多双学位招生项目,还能定制自己的双学位打破学科边界,成就复合型创新人才!
该专业聚焦智能材料设计、制备及结构优化,可支撑学校电子信息的“软实力”与“硬实力”。课程教学体系突出跨学科特色,涵盖电子材料理论物理、电子材料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材料固体力学等核心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将在智能材料与结构设计、表征、服役与应用等领域开展创新实践。毕业生可在华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企业及科研机构从事研发与管理工作,助力我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能装备的电子材料在新一代AI领域占据先机。
电子信息材料是电子器件、系统与装备即电子信息产业的先导,被列为国家信息化战略及工程科技材料领域的核心基础。针对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等“卡脖子”领域,该专业围绕电子信息材料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开设电子材料科学基础、柔性电子材料科学、电子材料制备科学等课程,强化“产学研”协同培养。学生将掌握电子信息材料制备、表征及器件集成技术,毕业后可从事高端电子信息材料研发工作、投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填补关键领域人才缺口。
依托通信工程学院学科优势,该专业瞄准卫星通信、导航定位、算法设计等领域,培养具备空间信息系统模块设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涵盖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空间通信系统、人工智能、空间数据挖掘等,对接遥感应用等国家战略需求。毕业生可在航天科技集团、华为、腾讯等企业及科研院所从事空间信息系统开发与数字技术应用,服务数字中国与空天强国建设。
据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北京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马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在专业录取方面,今年学校对全国普通类实施“零调剂”“保专业”。
2025年,北京交通大学逐步优化人才教育培训和高考招生政策,形成9大招生亮点。
3.打造“1+4+5”拔尖人才教育培训高地,1个詹天佑试点班本博培养,4个基础学科和5个卓越人才拔尖班,最高推免率100%。
4.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智能车辆工程、国际新闻与传播5个国家急需招生专业。
5.优化3个双学位项目,开设人工智能等多个微专业,加强复合交叉人才培养。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2012年)的要求,经数学科学学院等院系申请,新增专业所在学部同意,并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2025年度数学科学学院等院系拟新增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统计学方向)”“数字治理”“工商管理专业(数字化的经济管理方向)”等3个专业。
2025年,中国科学院大学录取的本科生全部进入贯通培养体系。贯通培养专项分为两个阶段,学生可通过你自己的学习节奏有一定的弹性安排。
国科大2025年培养模式在继承以往重视基础、兴趣及科教融合优势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本博贯通,为学生搭建更顺畅、更具弹性的人才成长通道,适应新时代对高端科研人才的需求。
新增两个学院:分别为人工智能学院和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学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整合优势学科资源,培养未来科技领域精英人才。
弘毅学堂工科试验班整合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互联网空间安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等专业资源优势,设立计算机和AI、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机器人、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等专业。
学生入校后拥有两次全校范围内转专业的机会。转专业的政策是“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即学院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学生提交转专业申请,但转入学院若因转入学生过多,会有考核方式。我校近两年申请转专业的本科生中约一半学生成功转专业。
首经贸2025年新增琢玉班,按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大类招生,不限选考科目,单独专业组招生。
新增数学与应用数学(实验班),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特色班数量增加至8个,强化协同培养,例如产教研全方位培养、开展课外实践、开设实训课程、多元实习、国际交流等。
体检要求发生明显的变化,除双培计划中的广告学专业色盲限报,其他专业对色盲色弱均不做限制。如果色盲学生被新闻传播学类录取,大类分流时不分流到广告学专业,可以分流到传播学专业。
新增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3个:分别是“法学-会计学”、“法学-工商管理”、“投资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目前,中央财经大学紧密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充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已设置6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教育培训项目和4个联合学士学位项目。
查看招生章程,首先要了解院校基本情况,包括隶属关系、院校性质及层次、收费标准、奖助学措施等内容。对于设有分校及多个校区的院校,还要关注考生所选专业在哪个校区就读,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授予情况等。
高校进行专业录取主要有分数优先、专业优先等方式。高校具体使用哪一种方式,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
不同专业录取原则下,考生的专业录取会有所不同。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仔细研究章程中的专业录取原则,采取针对性的策略。
高校一些专业对单科成绩有要求,规定原则上须达到及格水平或达到某一分数标准。比如有些院校的外语类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对考生外语成绩有特别的条件,有些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对考生语文成绩有特别的条件,有些院校的经济学类专业则对考生的数学成绩有具体实际的要求等。
高校对考生身体健康情况的要求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招生院校直接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为依据;另一种是招生院校参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外,根据学校(专业)的性质、特点,对考生体质、生理条件作出补充规定。
高考照顾加分政策由教育部统一划定范围,各省(区、市)招有一定的自主权。一般来说,各省(区、市)招确定的政策加分,只适用本地区的高校或省属高校,其他高校认可与否由学校自主决定。所以,考生的加分是否适用,一定要仔细阅读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的加分条款,特别是提档、录取等环节对加分的认可与否。
由于培养目标不同,艺术体育类专业的录取规则和要求与普通类不一样,有的高校会单独发布艺体类的招生简章,也有一些高校会在招生章程中专门进行说明。艺术体育类考生一定要看清楚,不要和普通专业的录取规则弄混淆。
部分院校或专业因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会组织相应面试和体检等。有意向报考的考生,要在规定时间持相关材料到指定地点参加。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奋发有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下一篇: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