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关乎千家万户幸福、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随时代的发展、信息化水平的不断的提高,仅靠传统的人防、物防和简单的技防,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校园安全工作的需求。可喜的是,现如今,绍兴打造了一个个全链条、数字化的集成应用,织就了一张智慧治理的天网,守护着孩子们的安全。
2021年12月29日上午9点,记者走进绍兴市蕺山小学教育集团书圣校区。此时,该校保安队长陈国伟正手持巡更机,从传达室出发开始当天的第一轮巡更。他首先走到教学楼一楼东侧的一个巡更点,接着,举起巡更机靠近墙上的一个感应器,机器发出“嘀”的一声。
“学校像这样的巡更点共有16个,主要分布在走廊两端、食堂、体育馆等点位。每天,值班的保安需要早中晚各巡更一次,保安每天的巡更情况及发现的隐患问题都会在系统后台一一显示。”该校副校长凌伟成和记者说,这套巡更点系统方便学校及时有效地发现并处理校园设施设备和建筑物破损等引起的安全风险隐患及学生课间活动时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等。
2021年以来,公安部门还协助学校在其教学楼的每个楼层都加装了一键报警系统。“任何一个楼层发生突发事件,都可一键传输至学校传达室响铃,且书圣故里警务站和府山派出所可以同时接到报警。警务站民警可以在30秒内出警。”越城区公安分局府山派出所书圣故里警务站民警小郭说。
当天中午11点30分左右,绍兴市一初教育集团龙山校区的学生正有序走进食堂就餐。红烧大排、胡萝卜莴笋、香菇素鸡……此时,学生们的午餐菜品的实物图都被上传显示在用餐区旁的一块写有“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数字驾驶舱”的大屏幕上。
“学生通过触屏操作,可查看食谱、食材等内容,有关人员可以在手机端实时了解学生用餐食材的来源、加工备餐的全过程以及备餐间、主食仓库、冷藏冰箱的温度、湿度等等。如发现厨师存在不戴口罩、不洗手等行为,‘阳光厨房’AI抓拍系统会对其精准抓拍,当场发出强声预警。”一初教育集团龙山校区副校长王伟锋说,“校园食安智治系统”2.0版让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教育局、学校、学校家委会等共同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成为学校食堂的“云监工”。
去年以来,校园智能化防范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升级,确保校园安防“无盲区,无死角”。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有关负责人说,通过视频监控、人脸抓拍、车辆抓拍、访客管理、终端特征采集、电子标签等基础感知以及多项物联的扩展,目前,全市校门周边200米学生安全区域公安视频监控安装率达到100%,形成了校园门口主要道路200米左右闭环预警防控圈;同时,公安部门以学校周边200至500平方米为核心,设立警戒区域,对进入核心区域重点人员实时感知、同步预警,确保早研判、早发现、早处置。
“全市‘智安校园’采集到的所有数据同步汇入市公安局多维应用中心数据库,同步融合有关部门数据,实现跨区域、跨部门高度共享应用。”该负责人说。
“当下,社会各界对校园食品安全的要求逐渐从‘吃得饱’向‘吃得干净、营养、健康’转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处处长周峰说,我市通过创新应用AI视频分析技术,赋能“阳光厨房”,截至目前,已实现AI抓拍及物联监测示警和处置3000余次,不规范行为和设备非正常现象大幅减少。
全市16家校园食材配送公司向800余家学校日均配送食材达100多种、约90余吨,如何杜绝“问题食材”流入校园?市教育局安监处处长罗立新说,通过创新开发校园食品数字供应链AI算法模型,全面对接“浙食链”平台,打造校园智能食谱、智能订单、配送智控、智能检测、智慧溯源等全链条数字化风险防控应用。截至目前,累计数字溯源86万条次,实现高风险食材封单12次,不合格食材拦截达20批次。
学生家长潘雅娟:我家孩子现在上小学五年级,作为家长,我对孩子在校期间的安全很放心。去年,学校还为每位学生配备了一张智安校园卡,家长通过手机小程序就能了解孩子进出校门的时间及上下学的路径,很方便。“智安校园”建设,让孩子更安全,家长更放心。
市政协委员徐国华:“双减”政策落地之后,学生在校内的时间更长了,特别是初中生,在校参加晚自习,中餐、晚餐都在校内解决。孩子们在校能否吃得安全、放心,成为广大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去年9月,我有幸借市政协组织的一次专题协商活动走进一初教育集团龙山校区的食堂,在那里,我看到学校的食堂干净、卫生、规范,每一餐用到了什么食材、从哪里来、还有多少库存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还能通过系统平台追溯到源头。这些都让我很感慨,也对学生用餐安全感到放心。
“智安校园”建设被列入市政府2021年度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截至2021年12月,全市695所相关学校完成“智安校园”建设,完成率达154.4%,我市的经验做法得到了省公安厅、公安部的高度肯定;“校园食安智治系统”迭代升级至2.0版,实现全市1100余家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堂、16家食材配送和4家校外供餐单位全覆盖应用,为全省乃至全国校园食品安全数字化治理工作提供“绍兴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