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获得者汪小刚:啃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硬骨头

发布时间:2024-10-29 来源:智慧水利整体解决方案

  央广网北京1月21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获得者汪小刚,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成功解决了50多项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岩土工程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汪小刚出生在江南水乡,儿时河水绕屋,风光旖旎的同时也常伴有洪灾。1980年高考,15岁的他首选了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后又继续深造攻读了水工结构硕士和岩土工程博士学位。1989年,他进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投身岩土工程科研。

  汪小刚:到单位以后,领导、学长、前辈让我负责了很多的项目,所以在当时一心就扎进了工程的研究工作中去,基本上精力都花在这些工程的科研工作上面。有幸参与了国家很多重大工程的建设实践。

  我国水库大坝多建在高山峡谷,高边坡稳定问题十分突出,边坡稳定与否必然的联系到工程安危,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1996年,正在施工中的“国之重器”三峡工程,遇到了一个重大的争议问题。

  汪小刚:当时的问题是关于三峡大坝抗滑稳定的事情,最大的问题是国内外已有的理论方法引入了很多的假定,它的适用条件不太一样,理论上不严格,所以结果就千差万别。从工程建设的标准来讲,它一定要满足一个允许的安全系数,哪个是正确的?它到底满不满足?实际上就带来非常大的困惑。

  最终,汪小刚所在的团队,通过2个多月的现场踏勘和分析研究,找到了很多方法出现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给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稳定分析结果。创新没有就此停止,20多年间,汪小刚一直在改进完善,首创了不需引入任何假定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体系,在该领域实现了突破和跨越。

  汪小刚:我的理论解决了不需要假定的事,大家用起来一定保证它是合理的、可靠的。我们当时发表这篇成果的时候,国外专家都不相信,他们做了评判以后,认为确实解决了这些事情。

  根据这一理论开发的软件如今大范围的应用于水利水电、交通和矿山等行业,在重大工程边坡设计和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他带领团队首创的锚索寿命预测方法和延寿技术,为解决锚固工程长期安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他首创的新型自适应隧洞衬砌结构,有效解决了复杂环境下长距离输水隧洞衬砌开裂的老大难问题。

  汪小刚:从工程建设角度,我们过去是跟跑、并跑,现在我们处于领跑的地位了,很多技术应该走在前面。我们还需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先进理念,以人为本,把我们的水电工程向绿色、智能、安全这样一些方面实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让我们的工程真正地造福于人类。

  “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获得者汪小刚,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成功解决了50多项重大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岩土工程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技术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上一篇:助力企业绿色展开“河宝”机器人护卫美丽江河

下一篇:河南匠人教育告诉你:监理工程师的3个专业建筑、交通、水利有什么区别?

杏彩體育代言人,杏彩系列是不是大公司   备案号: 晋ICP备20004420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