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梅雨季,都可谓是我国水利基础设施的大考时刻。因为入梅以来,持续不断的强降雨总会导致各种各样的洪汛灾害,给各省市水利部门的紧绷神经带来严峻考验。在此背景下,为应对每年一次的年中大考,我国“智慧水利”发展刻不容缓!
而所谓“智慧水利”,是利用AI物联网5G等先进科技,提升水利部门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水利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近年来,随着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快速突破,以及各种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我国智慧水利已经迎来重要契机。
众所周知,水利建设对于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举足轻重。除了防患各种自然灾害之外,其还是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新能源开发与运用的重要保障。自古以来,我国就是水利大国,不管是都江堰、大运河还是李国渠、坎儿井,都是独特水利工程。
不过,随着进入新时代以来,人口数量的一直增长、地理气候的深入影响,以及水资源分布、城镇化发展等因素的持续作用,都给我国当代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我国水利建设急需解决水资源困局,另一方面也要满足生产生活新需求。
基于此,发展智慧水利慢慢的变成为我国关注重点。2019年,水利部门先后发布了《快速推进智慧水利指导意见》、《智慧水利总体方案》等多项文件,补齐水利工程短板、强化水利行业监督管理、推动智慧水利发展。同时,相关智能技术也不断涌现。
例如自去年以来,我国5G技术正式迎来商用,这为水利通信的高速、精准发展带来福音;同时,去年“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为水利建设的智能化升级提供助力;除此以外,年初工业互联网等相继写入新基建,也带来信息化机遇。
而在众多智能技术与装备中,机器人毫无疑问是智慧水利发展的排头兵。这不仅是因为5G、AI、物联网等技术都能配套到机器人身上,使其集万千功能于一身。更重要的是,机器人还能通过天地空一体化作业,展现出全方面的升级助推价值。
其中在空中作业方面,空中机器人也就是无人机,能够展现出强大监测价值。凭借应用灵活、简单易操作、覆盖面广等特点,无人机能从空中进行洪涝灾害监测、水利工程监测、水环境监测等多种任务,让人们轻松掌握相关灾情、环境和工程信息。
同时在地面作业方面,各种特种机器人,如抗洪抢险打桩机器人、涵洞探测机器人、管道巡检机器人、河道疏浚机器人等,也可以帮助人们在灾害发生前后,对水利工程进行相对有效巡检和及时疏通,从而保障水利设施运维的稳定、常态与安全性。
除此以外在水下作业方面,水下机器人的出现与应用也能对水利工程监测、水环境监测、水下设施清洁维护、水下抗洪抢险等发挥出重大价值。有了水下机器人的助力,人们不仅能从水下近距离开展水利建设,更能将水利范围从河湖拓至海洋。
不过,基于水利作业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恶劣性和非机构性,对于机器人的功能性、可靠性、稳定性与灵活性也提出了一定要求。换言之,虽然水利机器人作用巨大,但想大范围的应用并不是特别容易。在此背景下,未来机器人还需遵循四方面发展。
首先是向大型化发展。这是由水利行业应用的特殊性决定的,水利行业很多场合需要大型全自动化机器人代替部分高强度、高风险人工作业,例如隧洞挖掘、钻探等等。这便需要机器人顺应大型化趋势发展,不断丰富和增加自身产品的种类。
其次是向智能化发展。目前水利行业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并不高,大多还停留在原有自动化机械水平上,人机交互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比较低。在此情况下,为满足更加智慧化、无人化的发展应用。还需拓展思维与技术,提升机器人的智能性。
再次是向网联化发展。网络技术能拓宽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范围,利用网络和通信技术,就能对机器人进行远程控制与操作,代替人到更遥远的地方工作。目前,在5G和北斗导航发展日渐成熟的背景下,我国还需加大水利机器人与这些技术的融合。
最后是向集成化发展。从城镇地下水利到河湖水利再到海洋水利,如今随着水利行业的不断拓展与需求延伸,对机器人的功能要求也慢慢变得高。在未来,水利机器人必须身兼数职、一机多用,这就使得其必须集成更多技术,获取更多种的功能。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举报投诉
解决方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能力,提供数值天气预报、水环境质量预测预警、入河入海排污口信息管理等功能,支撑“预报、预警、预演、预案“
系统能监测什么? 雨情监测 雨情监测主要对水库、河道、灌渠等主要水域河流的雨情要素进行监测上报、分析。实时掌握各个关键点位的雨
工程协会主办的2022中国水博览会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水务高峰论坛在江西南昌开幕。展会以“共建共享共创共赢,助力新阶段
管理框架体系。二、方案介绍为全方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时做好汛情监控,
信息网解决方案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02年11月一、前言
监控系统方案,在物联网、无线通讯、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有机结合,在线获取水库、河流、大坝等水域的动态参数,协助
系统的互联互通渠道,智能融合,通过数据来做多元化的分析、计算和存储,提升水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时效性、智能
也是必要,主要是两大因素,科学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另外一个则是更深层次的需求骤增(倒逼产业
的战略目标,贯穿于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和河湖健康保障等体系。随着
决策为路径,全方面推进算据、算法、算力建设,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
AI智能技术的突破、核心零部件成本的下降、以及“先驱”产品的出现,带动了智能
集团(HRG)与独立咨询类媒体智匠网(HitInsights)、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18年中国
驱动中国智能终端商品市场开始转变,不仅消费者对于品牌忠诚度改变,终端产品也开始朝时尚
上一篇:智慧水利:水利管理的未来之路
下一篇:成都诞生首个国家水土保持演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