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中国经验”

发布时间:2024-06-02 来源:BIM咨询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紧扣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定位,坚决扛牢重大政治责任,坚持把绿色生态作为最大价值,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主要任务,系统推进库布其沙漠治理,创造了备受瞩目的鄂尔多斯绿色奇迹,为全球荒漠化综合防治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经验”,探索形成了“党委政府政策性推动、企业产业化投资、社会和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持续化创新、成果开放化共享”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

  一是统筹谋划推进。鄂尔多斯市历届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中央、自治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双重规划”有机衔接,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规划,制定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实施方案,出台系列推进生态建设保护配套政策措施,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治理典范。二是实施重点工程。聚焦全面治理库布其沙漠、歼灭毛乌素沙地、系统治理“十大孔兑”、深度节水控水等重点难点,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实施百万亩锁边护河林、百万亩风沙阻隔、百万亩光伏治沙、百万亩沙化草原修复、百万亩企业治沙“五个百万亩工程”,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协同发力推进生态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7.4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50%左右,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治理率分别达25%和70%以上。坚持以建设自然保护地加强ECO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库布其沙漠共建成自然保护地7个,建成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2处,自然保护地总面积137万亩,占库布其沙漠面积的5%,给沙漠ECO留下了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三是加强管理投入。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构建起权责明晰、多元参与、系统完整、激励约束并重的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制度体系,率先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制度,对超载过牧、乱垦滥伐、污染水资源等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严惩不贷,切实用法律制度红线守住绿色发展底线。持续扩大投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荒漠化治理资金约136亿元,完成林业建设1735万亩、草原建设4260万亩、防沙治沙1831万亩、义务植树1.36亿株,其中,在库布其沙漠完成防沙治沙工程任务974万亩,包括国家重点工程572万亩,地方工程402万亩,据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数据,全市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较2014年分别减少295万亩和210万亩。

  一是坚持治沙富民并重。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化的思路,通过“反弹琵琶”实现“逆向拉动”,以经济利益杠杆撬动生态建设,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突出用好用活生态保护补偿和生态建设工程资金,探索构建生态保护成效与补偿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和农牧民通过植树造林、发展特色种养项目等,有效融入治沙和生态产业链条,在治沙中致富、在致富中治沙。目前,全市林沙专业合作社达38个,累计带动超过10万多农牧民脱贫致富,提供100多万人次就业机会,库布其沙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483元增长到19250元。二是全力发展林沙产业。坚持宜林则林、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的理念,鼓励带领企业投资发展以柠条、杨柴为主的饲料产业,壮大优质沙棘、杏仁等林果产业,培育以枸杞、肉苁蓉、文冠果等为主的特色林沙产业。全市林沙总产值达52亿元,拥有参与治沙造林及关联企业80多家、生态产业化基地30多个;林沙产业原料林达2300万亩,各类经济林面积达52.4万亩,拥有天骄沙棘、高原杏仁露等林沙品牌30多个,初步形成以养殖业、旅游业为主的“水生态”产业格局,以响沙湾、七星湖、恩格贝等为代表的沙漠旅游成为文旅主打品牌。三是快速推进光伏治沙。按照“光伏+治沙”协同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新能源大基地建设,高质量建设企业防沙治沙示范基地,已建成亿利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达拉特旗100万千瓦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等13个“新能源+生态治理”大型项目,完成生态治理面积6万多亩。中国三峡1600万千瓦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中国华能1600万千瓦风光火储大基地等重点项目加速推进。探索规模化、科技化、产业化治沙模式,在光伏阵列间种植紫穗槐、黄芪等经济林,在光伏板下种植柠条、甘草等沙生灌草植物,带动种植、养殖、中药材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形成了光伏发电与治沙共赢的发展局面。

  一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坚持国家生态重点工程建设与重点区域绿化、全民义务植树有机结合,推行“掏钱买活树”“以补代造”“以奖代投”等激励机制,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防沙治沙,形成了国家、地方政府及企业、个人多元化投资,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建设的新格局。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中,鄂尔多斯市与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三峡集团等资本雄厚的中央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在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通过产业投资、自主造林、捐助捐款等方式,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防沙治沙示范基地。二是创新农牧民参与机制。坚持包干治沙与家庭承包治沙相结合,采取“公司+农户”模式,通过沙地发包入股创收、参与生态建设创收、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创收等方式,让沙区农牧民成为防沙治沙最大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健全完善招标制、报账制、合同制等多元化管理运行机制,大力推行以工代赈,重点防沙治沙项目采用以工代赈形式的资金比例不低于60%,鼓励农牧民直接参与生态工程建设,实现“要”向“我要干”转变。2023年以来,农牧民直接参与治沙人数达26万人次。三是企业带动引领绿色发展。以重点生态工程和示范项目为依托,吸引企业通过打造沙漠经济全产业链项目、实施碳汇林工程、打造沙漠“生态小镇”等,规模化发展种植、养殖、旅游等产业,带动农牧民在防沙治沙同时,实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恢复有机统一,涌现出亿利、伊泰、东达等一批治沙重点企业。亿利集团经过30多年的坚持不懈在库布其沙漠打造全产业链项目,累计治理沙漠270多万亩,种植甘草200多万亩、肉苁蓉30万亩,带动3万多农牧民脱贫致富。伊泰集团实施百万亩碳汇林工程,探索以增加碳汇为主要目标的植绿护绿,把改善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累计固碳86万吨,直接或间接带动近9000户农牧民实现脱贫。

  一是推进治理路径创新。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施策,通过引凌入沙、工程控沙、光伏治沙、产业兴沙等措施,统筹推进“消灭东段、南部围堵、西部封禁、北缘锁边、中部切割”分区域治理,库布其沙漠流动沙丘减少191万亩,重度和极重度沙化土地减少396万亩,植被盖度大于60%的面积增加了105万亩。全市年平均大风日数和沙尘天气次数明显减少,强度逐渐减弱。二是推进治理技术创新。积极推广机械沙障、活力木沙障、顶凌造林、容器苗造林、低压水冲造林等新技术。持续升级“前挡后拉”“先治洼、后治坡”等治理措施。建成沙漠研究院和旱地节水现代农业、智慧生态大数据平台等创新示范中心,形成微创植树、甘草平移栽种、大数据和无人机治沙等100多项技术成果,选育沙柳、柠条、沙棘、杨柴等1000多种耐寒、耐旱、耐盐碱型良种。三是推进治理机制创新。坚持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各级林长对防沙治沙工作负总责,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牧、气象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各负其责,逐级落实领导干部包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护林员包片的“五包责任制”,推动林草管护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一是强化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积极向全国荒漠化地区输出生态治理创新技术和成果模式,在腾格里沙漠创新推行甘草治沙改土产业模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推广精准靶向治沙治理苦咸水技术,在西藏那曲实施高寒城镇地区生态植树重大科学技术专项,扎实推进荒漠化防治重大技术攻关,全力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二是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成功举办《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举办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习向缔约方大会和两届论坛致贺信,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鄂尔多斯宣言》,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共建“一带一路”沙漠绿色经济创新中心。在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形成了荒漠化防治6项共识,发布了全球青少年低碳向未来行动宣言,见证了国家林草局与阿拉伯国家联盟《关于建立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的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建立了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启动首批“沙特百亿棵树灌木种质工程和立体光伏治沙工程”合作项目。首次举办了以“三北”工程建设为主线的中国荒漠化成就展,大量绿色低碳、节水林草、光伏绿电技术和产品在论坛上充分展示。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确定为“全球沙漠经济示范区”,主动向“一带一路”荒漠化同类地区分享防沙治沙经验,库布其沙漠治理成效被巴黎气候大会标举为“中国样本”。

  5月31日7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商业运载火箭,成功将极光星座01星、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试点成效如何?创新路上中小企业还有哪些需求?科技工作人员服务创新发展还有哪些诉求?记者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倾听实践者的诉求与心声。

  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人员日”,中国科协、科技部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举办庆祝“全国科技工作人员日”主场活动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首展仪式。

  从清华大学获悉,继2019年发布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天机芯”之后,该校精密仪器系类脑计算研究团队在类脑视觉感知芯片领域再获新突破,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

  从清华大学获悉,该校段路明研究组近日在量子模拟计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实现512离子二维阵列的稳定囚禁冷却以及300离子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拟计算。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我们国家的经济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必须立足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的战略高度,面向经济主战场,坚持以科学技术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打通科技与产业融通的堵点,逐步的提升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稳步的增长的贡献度,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

  商用车的智能化发展,提升了商用车运营效率和安全性,在长途驾驶等多种场景下具有实用意义。

  研究团队进行了4个实验,让300多名参与者聆听一系列合成音乐和语言类的音频,这些声音具有不一样的调幅和规律。

  研究团队分析了富含有益化学物质的橙皮提取物,研究其减少TMAO和三甲胺(TMA)产生的潜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陈少华发现,很多孩子缺少动手能力,尤其是对科学技术类的兴趣不大、手动不勤。

  萤火虫成虫通过发光吸引配偶。对幼虫来说,发光不但可以用来引诱小虫、寻找食物,还可以吓唬那些想要吃掉自己的天敌。

  由于量子比特非常敏感,需要将它们尽可能地与环境干扰隔离,因此新型制冷机也有助加快量子计算领域的创新。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2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开发出一款新型人工智能(AI)工具,利用其分析磁共振成像(MRI)数据,以检测手臂下的淋巴结中是不是真的存在乳腺癌细胞。

  花生属于豆科作物,能够与土壤中的根瘤菌共生结瘤固氮,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作物养分——氨。

  此项成果将有力推动高品质血橙功能基因研究和基因组进化研究工作,并为后续血橙特异基因挖掘和育种利用提供核心素材。

  我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表明,过去30年,青藏高原湖泊面积扩张超过1万平方公里;预估至21世纪末,由于降水增加和冰川融水补给,在低排放情景下,青藏高原湖泊面积将扩张约50%(增加约2万平方公里),水位上升约10米,水量增加约652千兆吨,水量增量是过去50年的4倍。这一成果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张国庆研究员等完成,相关论文2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

  前不久,四集广播剧《禾下乘凉梦》陆续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文艺之声等播出。该剧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为创作蓝本,讲述他为实现人生两个梦想,即“让中国人端稳手中的饭碗”的“禾下乘凉梦”以及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奋斗一生的事迹。

  近日,北京市民王先生家使用超过10年的旧洗衣机出现了故障,王先生决定购买一台新机,但家里这台旧机怎么样处理,让他犯了愁。经过对比选购,他最后在线下购得了一款洗干一体机。

  一年间,C919投入“京沪航线”、服务“春运”、飞出国门亮相新加坡航展……6月1日,东航将使用C919执飞“香港-上海”商业包机航班。

上一篇:沙漠治理迈入机械化时代

下一篇:迎新特辑 我院召开2022级新生专业介绍会

杏彩體育代言人,杏彩系列是不是大公司   备案号: 晋ICP备20004420号-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