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产学研用协同培养新型水保人才

发布时间:2024-08-01 来源:BIM咨询

  新学期开学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田鹏正在忙着做出国访学的准备。田鹏2005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2012年从德国博士毕业后回到母校任教。作为学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团队年轻的一员,田鹏给本科生所带的课程是品质衡量准则重新制定后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提起2005届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毕业生,田鹏满是自豪。当年,她所就读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共3个班80人,毕业之际,有62人去了水保行业工作,如今多数人已成为这个行业所在领域的业务骨干:

  这一切,在田鹏看来,得益于学校持续开展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改革创新。

  我国水土保持专业成立于1958年,沙漠治理专业成立于1960年。1997年,在高等院校大规模的专业调整与改革的形势下,水土保持与沙漠治理两专业合并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随国民经济发展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良性生态环境与宜居环境的迫切需求,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24所院校成立了该专业,59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设了硕士点和博士点,发展喜人。

  我国水土保持法于1991年颁布实施,2010年作了修订。水保法从多方面强化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特别是关于生产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也由过去的与主体工程“三同时”改为“水保方案编制先行”。再加上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和近年来的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传统和单一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不能更好适应社会与学生的实际需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术带头人吴发启教授介绍,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知识点、理论基础和实验研究方法与技术等基本上还是着眼于山丘区及沙漠区的水土流失与沙化防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们国家基本建设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人为侵蚀的预防愈来愈占到重要的地位,促使水土保持事业由传统的山丘区治理转变为城乡一体化的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由末端治理转变为源头控制,由经验管理转变为依法科学管理,由单一行业转变为多行业协同监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专业起源于1981年开设的防护林专业,1984年改名,1992年增设沙漠治理专业。面对新专业发展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吴发启教授认为,从本质来看,这样一些问题可归为三大类:一是教育教学资源问题;二是知识结构的优化问题;三是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的问题。

  1999年起,吴发启教授带领教学团队有计划地走访了西藏自治区、新疆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和北京市等18个省市的50多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就人才教育培训目标、定位、课程教学体系、学生社会企业的满意程度及实现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方式和途径等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与分析,该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教育培训质量提升的探索与实践随之逐步开展。

  专业改革首先从培养目标的审视开始。新形势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本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毕业生去向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大约70%的毕业生都在从事本学科与本专业的工作。结合高等教育法中的相关规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掌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生物学、地理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学、农业资源利用、畜物学、林学、管理学和法学的相关知识,能继续深造和在水行政及有关部门从事水土保持研究、教学、规划、设计、施工、预防、监测和管理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这一结果与1998年国家教育部门高等教育机构颁布的该专业培养方案中的目标定位相比有了明显进步。

  在新的培养目标指导下,该校考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生产的实际工艺流程和社会需求,确定“土壤侵蚀学”“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林学”“风蚀荒漠化防治技术”“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水土保持规划学”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7门课程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包括计算机技术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类课程在内的19门课程作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群,该专业课程群与1998年教育部门颁布的课程教学体系相比更为科学规范。同时,重新制定了29门课程的品质衡量准则,使主干课程的内容重复率降低到5%以下。

  学校还在《土壤侵蚀》《沙漠学》《荒漠化防治原理与技术》等8本教材出版的基础上,组织全国22 个单位近百名专家编写出版了《土壤侵蚀学》《水土保持林学》《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水土保持经济植物栽培学》《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土壤学》《流域水文学》《水力学》《水土保持实验研究方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措施设计教程》和《水土保持图集》12部教材。该系列教材打破了以往仅以教师为主编写教材的传统,覆盖了整个教学过程中所需的素材,吸纳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涵盖了水土保持的主要概念、知识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知识结构、专题结构、板块结构和区域结构有机的地融为一体,受到刘昌明院士、山仑院士、唐克丽院士、教育部门生态环境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玉杰教授等专家的高度赞扬。

  如何更好地培养出创新卓越复合型的水土保持人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在以课程及教材为对象的专业改革基础上,创建了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模式,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教学。

  我国国土面积大,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差异明显,水土保持(含防沙治沙)的重点和难点各不相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坚持立足西北,对全国,放眼世界,重点为旱区生态环境恢复做出贡献的办学定位,根据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同处于陕北黄土高原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门水土保持研究所、杨凌绿城生态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委会、西安市水利水保工作总站和陕西省榆林治沙研究所通过法律协议建立了协同育人联盟。产学研用四个方面共同参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此举在我国尚属首次。

  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框架下,该校资源环境学院首先构建了一支融教授、研究员和工程师为一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这支队伍不仅参与了专业教材编写,还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国科学院水利部门水土保持研究所刘国彬、冯浩、焦菊英和郑粉莉研究员参与学科讨论课的授课,使大一学生厘清了专业特点,稳固了专业思想。从2014年开始,学院与杨凌绿诚生态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联手开展了新型学生专业技能培训,使90余名学生成功拿到了水保专业技能认证证书,提高了学生就业率。

  借助协同育人联盟,学校构建了教学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生产实践和野外综合实习四位一体的实训平台,明确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定位凝练出一助、二互动和一分流(大一以产助学,产学结合;大二产学互动为主,学研互动为辅;大三学研互动为主,产学互动为辅;大四产研分流)的“121”实践教学模式,整合了14门课程的实验内容和研究方法,收集了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典型图片,集成了更新的行业标准、规程和技术,出版了3部实践指导教材。

  200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成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09年该专业建设成果在全国研讨会交流,获得好评,随后还在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12所高校中推广应用,系列教材被在全国专业教学中普遍采用。2009年至2016年,该专业连续9年被中国科教评价网评为五星级专业并名列全国首位。鉴于此,我国著名水土保持学专家李玉山、唐克丽在该专业设立了李唐奖学金,美国农业部门土壤侵蚀实验室也与该校联合成立了中美水土保持研究中心。

  30多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培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人才2600余名,其中2001-2016年毕业生人数为1344人,有81.8%的毕业生进入到水土保持主战场从事专业工作,这些毕业生知晓水土保持理论、懂得防治技术、了解行业趋势、具备水保情怀,受到企业的广泛好评,为解决国家生态环境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一篇:【48812】【院系解读】内蒙古农业大学之沙漠办理学院

下一篇:【48812】云南科研团队霸占水文体系蒸腾监测关键技能

杏彩體育代言人,杏彩系列是不是大公司   备案号: 晋ICP备20004420号-1      网站地图